語言學習的新見解

繁簡迷思:究竟繁體還是簡體字較容易學習呢?

這也許是個有趣但富政治敏感性的研究題目。華人社會中,使用簡體字的地方包括中國大陸及新加坡;使用繁體字的包括香港及台灣。正體漢字(繁體字)於五十年代中進行簡化。在2000隻常用漢字中,被簡化的文字大概佔50%。籠統來說,簡體字比原有文字大概少20%筆劃。

究竟繁體還是簡體字較容易學習呢?過往研究顯示,繁體字有助初學者學習閱讀中文,而簡體字則有助初學習學習書寫。繁體字的字形較簡體字的複雜。相比之下,繁體字包含更多視覺特徵(visual feature)讓初學者更容易辨別文字。就像辨別肖像畫一樣,視覺特徵(例如鬍子,眼鏡,耳環等)能協助我們辨別肖像,辨別文字的過程也一樣。因簡體字的視覺特徵較繁體字少,中文初學者會發現辨別簡體字比辨別繁體字困難。一個由William Wang 及James Minett 領導的腦電波誘發電位(ERP)研究顯示-內地大學生生比起香港本地生更能察覺漢字字型中微小的變化(例如多或少了一劃)。測試過程中,研究人員會向參與者以快於意識加工(conscious processing)的速度展示漢字。內地生的腦電波會因微少的字型變化而有所改變,香港學生的腦電波則沒有――就像察覺不了任何轉變一樣。我們亦針對兒童做過類似研究,結果亦然。由此可見,慣用簡體字的人較著重以筆畫分析文字,而慣用繁體字的人則會以整體字型來分析文字。

 

綜合而言,字形簡單的簡體字有助初學者學習書寫;富視覺特徵的繁體字則有助初學者學習閱讀。因此,繁簡體對漢語學習可以說是各有益處。